由于水污染在水体中的表现是不均匀的,采样也是在动态的水体中进行,如何在流动式的水体中采集到具有代表性、能真实反映污染水平的试样,做好水质检测分析,应在以下几个环节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。
掌握监测河段的水文特征、河流运动特点。
水质监测必须通过有效的采样方法和科学的布点原则,准确寻找所排放的污染物在水体中均匀分布的断面和采样点位置,以合理的采样频率,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,从而能以较少的采样断面和水样,来获取足以反映河流水质污染水平的信息。
对于一般小的河流,上述工作并不复杂,而对于较大的河流,则因所排放的污水量相对于河水流量来说为较小,往往容易在岸边形成较长的污染带,遂使污染物和河水充分混合的断面离污染源较远。因此,在确定采样断面时,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点。
污染物和河水的充分混合受多种因素牵制,从整个流域看,河床的形态、坡降、糙度、河道变化和河水流速决定了河水的力学性质,导致了水质点的不同运动方式,也决定了污染物纵向、横向的不同变化特点和污染物在水体中的不同扩散能力。
河流按其运动特点可分为流速大的主流带、近岸滞流带和处于主流、滞流之间的过渡带。主流带是河床断面水流速度最大的部份,在河床的地形、糙度、河道弯曲及礁石影响下,有助于水紊流运动的产生。随着水质点的不断向前推进,过渡带、滞流带的水质点不断向主流带方向移动,最终达到棍合。如不了解河水运动的特点,不掌握污染带的生、消规律,而在污染物尚未与河水充分混合的位置布设采样断面和采样点,则所汲取的污染物浓度信息就不能反映该河流的污染水平。可见,掌握河流水文地质资料,了解污染物稀释扩散规律,对于采样断面的合理布设,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。